网站首页 | 做家教 | 请家教 | 会员登录 | 学生频道 | 教师频道 | 家长频道 | 学习策略 | 公交查询 | 家教资费 | 家教代理 | 在线留言 | 培训机构
无锡家教网www.wxjjw.net
电话 家教热线:400-6869-985 ┆ 13003327838
师资力量 学员信息库 试题下载 课件下载 教案下载 支付通道
《马 说 》-- 无锡家教网 - 教师频道
  您当前位置:无锡家教网 >>教师频道>> 教案>> 初二>> 语文
《马 说 》
发布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08-7-10 阅读:2973次 【字体:

《马 说 》

  【学习要点】

    关于“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很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似。本篇选自《昌黎先生集》中的《杂说》。《杂说》共四篇,这是第四篇,题目是后人加的。这篇文章不足二百字,以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为喻,对封建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表达了强烈的愤慨。全文文气畅达,波澜回转,给人以缩千里于咫尺的感觉。

  关于作者:
  韩愈,是唐代文学家,他的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青年时代就颇有抱负和才干。他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后几经贬、升,他对官场的腐败,特别是压制人才,有切身的体会,他联系当时统治阶级压制人才的情况和自身大材小用、屈居下位的处境,写了这篇文章。

  关于“伯乐”:
  “伯乐”,古时相传本为天上的星座,掌管天马。春秋时孙阳因为善相马,所以也称伯乐。他对马的特征有研究,认为求良马不难,求天下之马难。相马贵以神遇,不以目见。
  学习课文,使用工具书,参看注释,认真阅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

【课文分析】
  1、这是一篇寓言性杂文。文中“千里马”指什么?“伯乐”指什么?
  文中的“千里马”指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伯乐”指的是能识别人才,让人才发挥作用的封建统治者。

  2、本文是怎样围绕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文章第1段第①句指出了“伯乐”的重要,第②句提出论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第③句因“伯乐不常有”,“名马”或死或辱,遭遇悲惨。第2段紧承第1段,因“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所以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第3段,紧承第1段,因“伯乐不常见”,所以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反而说“天下无马”,再一次强调了伯乐的重要,“伯乐不常有”的可悲。

  3、如何理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是不识千里马的关键,不按千里马的规格来喂养千里马,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吗?这一句充满委屈之情和愤激不平之气,把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和摧残人才的谴责表达得极为强烈,酣畅淋漓。

  4、作者为什么要写“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这句话?它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句话一方面为下面围绕“食”字抨击统治者的无知和低能;另一方面表达了作者的见解。作者认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地施展自己才干。作者把统治者比作“食马者”,正是为了抨击摧残人才的现象,阐述人才被埋没的原因。

  深入探求:
  在文中,作者强调千里马与常马的不同,主张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你同意吗?为什么?
  (此题旨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 上一条新闻: 《白杨礼赞》

  • 下一条新闻: 《石榴》
  • 返回上级新闻
  •  
     
    会员登录
     资 源 搜 索 |  



    在线留言

    请家教   做家教   关于我们   支付通道  常见问题  建议/留言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辅导机构合作


    @2003-2015 版权所有:无锡培优家教网 本站访问量:
    家教热线:400-6869-985 邮箱:service@wxjjw.net 无锡大学生家教群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注册号:32100200162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编号:39826811-0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10744号-11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