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做家教 | 请家教 | 会员登录 | 学生频道 | 教师频道 | 家长频道 | 学习策略 | 公交查询 | 家教资费 | 家教代理 | 在线留言 | 培训机构
无锡家教网www.wxjjw.net
电话 家教热线:400-6869-985 ┆ 13003327838
师资力量 学员信息库 试题下载 课件下载 教案下载 支付通道
《现代诗三首》学习要点-- 无锡家教网 - 教师频道
  您当前位置:无锡家教网 >>教师频道>> 教案>> 初一>> 语文
《现代诗三首》学习要点
发布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08-7-3 阅读:7350次 【字体:

《现代诗三首》学习要点

  【基础知识】

  1.读准下面红色字的字音。
  立wù   险  jùn    崖层yá   嫣红  姹紫chà    蔷薇qiáng

  2.词语解释
  险峻(山势)高险
  【孤离】单独分开
  【敦厚】忠厚
  【契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

【课文分析】

  这三首现代诗,虽然出自不同诗人的手笔,但是在表现方法上却有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以我国传统诗论中的“赋、比、兴”三说而言,它们大体上都属于“起兴”一类。“兴”的界说是“见物起兴”,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联想的延伸,而不是简单的以此物喻彼物。这是我们分析这三首诗时首先必须注意的。“比”与“兴”的区别,有点类似朱自清先生曾经谈过的“近取譬”和“远取譬”的区别。用“桃花”比“人面”,这是“近取譬”,而这三首诗中的“树”“高山柏”“椰子林”等,则是“远取譬”,因为它们不是具体的人和物的比喻,而是一种有着深广意义的指向,从而具有艺术象征的内涵了。掌握了这一点,便是抓住了打开理解此类诗歌大门的钥匙。

  《树》写于1940年春天,当时伟大的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多,正转入艰苦的相持阶段。这场伟大的民族战争正给予我们全体人民一次洗礼,使他们的灵魂在战争中经受严酷的磨炼,日益走向精神的觉醒。诗人艾青清醒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这应该是他产生灵感和联想的现实基础。

  要理解这首诗,还需要知道一个历史事实,就是过去曾经有外国人侮辱我们民族是“东亚病夫”和“一盘散沙”。这虽然不一定全部是事实,但也的确反映了在列强侵略下我们民族遭受凌辱的精神受到扭曲的一些现象。

  艾青正是以诗人敏感的心灵感受和锐利的政治目光深切地体察到了时代和社会脉搏的动向,意识到了我们伟大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才从原野上一棵棵“彼此孤离地兀立着”的树的意象获得灵感,产生了“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的联想。艾青赋予那些生长在大地上的一棵棵树以活生生的性格,以独具的眼光看到了“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的潜在的事实,把它们作为一个伟大民族正在团结并凝聚成坚强力量的象征。他的这种艺术表现,使人们在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融入中,获得了一种诗意的快感并进而产生哲理的领悟。正是这种诗意与悟性的艺术内涵,使这首短短八行的小诗,获得了艺术长存的生命力。它已经成为具有永恒的象征意义的诗歌意象了。

信  念

  与艾青的《树》不同,罗洛的这首《信念》有点像是“反其道而行之”。艾青是从泛指的“树”而指向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而罗洛似乎是把抽象的“信念”具体化为“一株坚强的高山柏”。从这一点看,罗洛的“高山柏”与“信念”之间,似乎是一种“近取譬”的比喻了。然而这是一种误解。

  首先,“高山柏”的意象本身也是一种具象化的象征。它不是某一株高山柏,而是作为“信念”的一种具象化的载体。因为“信念”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它本身无法具象为某一事物。此诗人可以用“高山柏”象征它,彼诗人则可以用另一种具象来象征它。这完全由诗人对不同事物的感受和不同的艺术手段所表现。其次,作为一首具体的诗,我们还需要观察一下诗人是怎样来表现“高山柏”的这种“神韵”的:

  长年不息的风/像无数发怒的雄狮/向它奔袭而来/高山柏站立着/不弯腰,不屈膝/它的带着绿叶的树梢/向上扬起

  这一节诗所表现的“高山柏”,虽然有着某种特意具象化的意味,但是它的精神指向已经完全象征化,风的“奔袭”、它的“站立”以及“绿叶”的“向上扬起”,都是一种意象化的精神内涵。所以说“高山柏”不是对“信念”的比喻,而是一种指向更为广阔的精神领域的象征。

  因此,从本质上说,罗洛的这首诗同艾青的诗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诗的题目上,艾青以具象出之,而罗洛则是抽象出之。然而在精神指向的归宿上,两者则是殊途同归的。诗的比喻和象征,既有其近似和联结的一面,又有其区别和不同。比喻往往在达到“以此物比彼物”的目的之后,留给人的只是一种鲜明的印象,而象征则是引入思索,使思维的触角指向更为广阔乃至无限的精神空间。这是区别比喻和象征的最重要的标志。

中国的土地

  如果说艾青和罗洛都是从大地上的树得到启发而表现了他们的精神象征,那么,刘湛秋的《中国的土地》则是着眼在“土地”上的生长物。

  在刘湛秋的眼里,“中国的土地”之所以是“神奇的土地”,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它的自然景观,一是它的人文景观。

  然而在诗的艺术表现里,诗人却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浑然一体的。

  诗的前一节写的是土地“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砂粒”,这些看似自然景观的诗句,由于有“相思”“叹息”“抚爱”等词语的介入,便使人产生人文意味的联想,所以无论“杜鹃花嫣红姹紫”还是“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都不仅仅是为了表现自然景观,而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意味的。反之,在后一节诗中,“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则又是人文景观融入自然景观。特别是“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一句,不仅饱含着对未来的期待,更是体现了一个伟大的转型时期的到来。“中国的土地”因此而更加神奇更加美丽和更加充满生机。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水乳交融般的艺术表现,使这首诗蕴涵着生机勃勃的艺术魅力。

【中考解析】

    (黑龙江省中考题)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1 ~4题。

坐看黄河
邓延康

  ①许多故事就那么流去了。

  ②物化的岁月伸手可掬,每一掬却都已是过去。上一辈尚在感叹那些小去的孤帆远影,排天的浪花已溅湿我们的青春衣衫。

  ③坐看黄河,看天上来的水,奔腾到海不复还。

  ④这个世界平静的东西太多了,山巍峨吧,可是肃穆;云飘逸吧,又显轻浮。于是有了河,以一种沉重的流动,赋江山以活泼,给地球以血性,也让一种种生活有了千回百折的映照。一个个时代有了波澜壮阔的象征。

  ⑤坐看黄河,我们无法无动于衷。

  ⑥这是一条曾让风云人物敬畏得不能泅渡的英雄河,这是一条当同名乐章响起就会冲湿海外游子眼眶的母亲河,这是一条淹没过许多家园和梦想也滋润了许多沃野和希望的岁月河,这是一条负载厚重的泥沙也负载粗犷的船工号子的生活河。

  ⑦我们已静坐不得徘徊不得,只能与她同行。

  ⑧我们在岸边看河,河在历史里看我们。

  1.选文的第②段写道:“上一辈尚在感叹那些小去的孤帆远影,排天的浪花已溅湿我们的青春衣衫。”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写“黄河”,为什么又提到了“山”和“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修辞的角度分析,选文第⑥段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以“坐看黄河”为题,文章中又写“我们已静坐不得徘徊不得,只能与她同行”,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作者感叹时光飞逝,启迪人们珍惜时间。
  2.用“山”的肃穆、“云”的轻浮来衬托黄河沉重的流动、活泼、血性。
  3.排比句式,逐层推进,表达强烈的崇敬、依恋、热爱之情。
  4.不矛盾。“坐看黄河”是指对历史、民族进行理性、冷静的思索。“静坐不得”是指作者感到了肩负的重任,决心投身于时代的建设,为民族、为历史书写光辉的一页。(意思对即可)

【课外拓展】

艾青简介

  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少年时代受“五四”文学革命的影响。初中毕业后,考入杭州西湖艺术院。1929年赴法国学习绘画,喜欢现实主义的作品。由于爱好法国著名诗人波特莱和兰布的诗作,终于摈弃美术,开始写诗,诗风沉雄浑朴,有浓重的油画感,但调子忧郁、感伤,曾自嘲为“悲哀的诗人”。1932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因思想激进被法国巡警逮捕入狱,在狱中用艾青笔名创作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3年)。这是诗人早期民主主义思想的代表作。诗是献给一位勤劳一生、受尽苦难最后含泪死去的农妇的。诗人怀着忧郁、激愤的情绪,倾诉了大堰河的悲惨命运和血泪生涯,表达了他对贫苦农民的深切同情,显示了青年艾青的反抗精神、创作才华和纯朴浑厚的艺术风格。诗篇轰动了当时的诗坛。

  抗日战争前夕,写了《复活的土地》。抗战爆发后,加入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积极参加抗日宣传工作。曾任《广西日报》副刊的编辑。这时期他写下了大量诗篇。他以铺陈的笔法,鲜明的形象,浩瀚的气势,呈现诗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长诗《向太阳》、《火把》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作品以“海洋一样开阔”的胸襟和气魄,以热烈跳动的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唱出了诗人对全民抗战的满腔热情和胜利信心,激励和鼓舞千百万群众奋起反抗日寇,对当时知识青年投奔革命起了积极作用。

  1941年“皖南事变”后,经重庆到达延安。同年11月,当选为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1942年,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思想上经历了“一次大的改造”。后到鲁迅文学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兼《诗刊》(延安版)主编。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诗人努力学习用民歌体写诗,语言流畅、亲切,在歌唱民族解放战争的作品中,抒发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他的诗在思想上和风格上较前有了明显的变化。这时期的代表作有:长诗《毛泽东》、诗集《愿春天早点来》(1944年)、《献给乡村的诗》(1945年)、《反法西斯》(1946年)、《黎明的通知》(1948年)、《舵手颂》(1948年)等。诗中揭露和控诉侵略者和卖国贼的罪恶,鼓舞和号召人民起来,粉碎敌人的入侵,同时,热情地歌颂领袖、党和解放区的人民。

  建国以后,正如艾青自己所说:“如今灾难总算过去了,我要为新的日子歌唱。”他以清新的曲调歌颂了新生活的光明,以极大的热忱投入了保卫和平、反帝反殖的政治运动,写了不少慷慨激昂的篇章,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他的献给斗争中的各国人民的诗行,常常把炽热的情感同冷静的睿智结合起来,显示了既热烈又冷峻的风格。这一时期曾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并当选为第一届政协候补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作协理事、美协理事。

  1978年4月,发表了他的诗《红旗》,继而他又创作了《在浪尖上》、《光明的赞歌》等。 1979年访问了西德、奥地利和意大利, 1980年应邀重访阔别近50年的巴黎,作品有《墙》、《蓝色的多瑙河》等。

  艾青坚持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不是轻率地用一时一事的政治口号去糊裱诗章,而是把现实生活的普遍本质和诗人独特的艺术感受统一起来,将深沉与奔放、雄伟与细腻、抒情与哲理、朴实与绮丽熔为一体,为我国新诗发展增添了新鲜的血液。


  • 上一条新闻: 江苏版七年级下期末模拟练习

  • 下一条新闻: 《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学习要点
  • 返回上级新闻
  •  
     
    会员登录
     资 源 搜 索 |  



    在线留言

    请家教   做家教   关于我们   支付通道  常见问题  建议/留言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辅导机构合作


    @2003-2015 版权所有:无锡培优家教网 本站访问量:
    家教热线:400-6869-985 邮箱:service@wxjjw.net 无锡大学生家教群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注册号:32100200162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编号:39826811-0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10744号-11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