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做家教 | 请家教 | 会员登录 | 学生频道 | 教师频道 | 家长频道 | 学习策略 | 公交查询 | 家教资费 | 家教代理 | 在线留言 | 培训机构
无锡家教网www.wxjjw.net
电话 家教热线:400-6869-985 ┆ 13003327838
师资力量 学员信息库 试题下载 课件下载 教案下载 支付通道

《听听那冷雨(节选)》知识要点-教师频道-【 无锡家教网 - wxjjw.NET】
  您当前位置:无锡家教网 >> 教师频道>> 教案>> 高一>> 语文
《听听那冷雨(节选)》知识要点
发布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09-3-10 阅读:5237次 【字体:

《听听那冷雨(节选)》知识要点

【背景知识】

余光中简介

   余光中生于1928年,现代作家、评论家。福建永春人。幼时在家乡读书。9岁那年抗日战争爆发,随父母逃难到江苏、安徽一带,次年到上海,又转抵四川重庆。1940年进南京青年会中学(当时校址在四川),1947年毕业(此时校址已迁回南京)。同时考取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选读了金陵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人厦门大学,开始诗歌创作,当时在厦门的《江声日报》和《晨光报》上发表诗作10余首。同年7月随父母到香港,失学一年。1949年5月由香港去台湾,进入台湾大学外文系读书。23岁台大外文系毕业。之后在军中当了3年的翻译官,退伍后在台湾东吴大学及台湾师范大学任教。1958年去美国,在依阿华大学读美国文学及英文写作课,获艺术硕士学位。1964年再次赴美,讲学1年,教授中国文学。1969年第3次赴美,在斯坦福大学教书。1971年返台,在台湾师范大学任教,并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主任。1974年起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1986年返台,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及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被称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名列前茅。1954年与覃子豪、钟鼎文、夏菁、邓禹平等创办“蓝星诗社”,为该社主要骨干人物。曾主编过《现代文学》和《文星》诗稿。多次参加现代派诗歌的论争,写过《摸象与画虎》等文章,对批判现代派的一方进行反击。1977至1978年,参加乡土文学论战,写过《狼来了》等文章。1961年发表长诗《天狼星》之后与洛夫进行关于《天狼星》的论争,写了《再见·虚无》的文章。余光中是台湾“多妻主义”诗人,诗风不断流转。他是台湾诗人中作品最丰富的一位,出版的诗集有《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五陵少年》、《天国的夜市》、《敲打案》、《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与永恒拔河》、《余光中诗选》等。余光中的散文在台湾为散文中一绝,备受称赞,出版的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斯》、《逍遥游》、《望乡的牧神》、《焚鹤人》、《听听那冷雨》、《青青边稔》等。余光中还是一个评论家,出版的评论集有《掌上雨》、《分水岭上》等,评著有《梵谷传》。香港的黄维探曾编辑余光中评论集《浴火的凤凰》,收集了评论余光中的文章。

(选自《中国文学大辞典》,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余光中的诗文里充满浓郁的“乡愁”情绪。本文作于“1974年春分之夜”,作者离别大陆已整整25年。此文由台湾岛上的“雨季”入笔,扣住“雨”字展开联想,驰骋想象,来写自己的喜怒哀乐,着重回忆了青少年时代在大陆生活的难以忘怀的情景,抒发了因海峡两岸“参商太久”而产生的凄迷愁苦之情,传达出对祖国命运的关心与祝福之情。

   余光中的散文融汇中西文化,语言生动幽默,在现代散文中别具一格,有“余体”之誉。 他认为散文有“感性”与“知性”之分,而最理想的境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本文正是这种创作思想的成功体现,作者将“知性”融入“感性”之中,把现代意识与古典传统巧妙地联系起来,着力开掘文字中的美感与韵味,提升了现代散文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现代散文的可读性。

【阅读指导】

   余光中散文的重要主题是他在诗歌中反复吟唱的乡思乡愁、故国之恋,他的散文以其独特的体验,浓浓的乡思,淡淡的乡愁,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听听那冷雨(节选)》以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体味雨串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表达了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述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作者从台北的长街短巷“凄凄切切”的“风里雨里”,“走人霏霏”,“想入非非”,想到“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的江南,想到江南的杏花春雨;想到叫赤县神州的那片土地,“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还想到了美国的丹佛,落基山。“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来中国”。作者透过迷蒙烟雨,想起了宋代米芾父子的山水画、王禹傅的听雨屋,到整个的一部“黑白片”的中国历史,似乎是“从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还有从“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中年昕雨,客舟中,江阔云低”,写到白发桑榆,“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的一部人的生命史。还有这人生与祖国的一部情缘史,“十年前”,“二十多年前”,“四分之一世纪”的分离与牵挂……作者将愁情与雨景,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目前与联想交融交汇,传达出那“春雨绵绵”、“秋雨潇潇”般的离愁,以及如“天潮潮地湿湿”的伤感。人生的感喟,历史的呢喃,文学的情致,浪漫的怀想,都深蓄着苍凉与感伤,一同流人读者的心灵深处。

   《听听那冷雨(节选)》是一篇感觉性的文章,“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柯灵语),需要读者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时参与享受。第3段的“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指出雨是冷的,诉诸触觉。冷雨可以“听、看、嗅、舔”,便是诉诸听、视、嗅、味等感觉。第l段“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浙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和第3段“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句,“空蒙而迷幻”可以诉诸视觉,“薄荷的香味”可以诉诸嗅觉,“料峭”、“淋漓”、“潮湿”固然是诉诸触觉的描写,但运用叠字“料料峭峭”、“淋淋漓漓”、“天潮潮地湿湿”便同时录下了风声雨声的声响了。同样的,用“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造成细碎的声音,也极富听觉的刺激力。像这样感觉交通,一语兼摄,既写实境,叉描声态,给读者感官以丰富而鲜明的印象。

   《听听那冷雨(节选)》文字几近奢华,充满了汉语的魅力,不仅染人以目,感人于心,而且还易诵之于口,悦之于耳:第1段“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句中,“山”、“伞”相谐,寄予了无尽的忧思与感慨;第2段“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句中,叠字联绵,表形、表态,表声,把“雨”字的质感写足了;第3段“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短句参差跳跃,产生了珠落玉盘的效果;第lO段“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长句一气呵成,仿佛如歌的行板。

   作者凭栏听雨,由自我感觉中梳理和抽取种种雨的意象,并从冷雨所织出的图案中去体味其美妙的神韵,且又与传统文化和古典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人宛若置身雨境,雨声盈耳,雨丝濡目。全文融会古典现代,兼擅知性感性,表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生命的激情和开阔的胸襟。


  • 上一条新闻: 《荷塘月色》学习要点

  • 下一条新闻: 《金岳霖先生》知识要点
  • 返回上级新闻
  •  
     
    会员登录
     资 源 搜 索 |  



    在线留言

    请家教   做家教   关于我们   支付通道  常见问题  建议/留言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辅导机构合作


    @2003-2015 版权所有:无锡培优家教网 本站访问量:
    家教热线:400-6869-985 邮箱:service@wxjjw.net 无锡大学生家教群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注册号:32100200162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编号:39826811-0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10744号-11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