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做家教 | 请家教 | 会员登录 | 学生频道 | 教师频道 | 家长频道 | 学习策略 | 公交查询 | 家教资费 | 家教代理 | 在线留言 | 培训机构
无锡家教网www.wxjjw.net
电话 家教热线:400-6869-985 ┆ 13003327838
师资力量 学员信息库 试题下载 课件下载 教案下载 支付通道

《春》-教师频道-【 无锡家教网 - wxjjw.NET】
  您当前位置:无锡家教网 >> 教师频道>> 教案>> 初一>> 语文
《春》
发布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08-7-4 阅读:4195次 【字体:

《春》

  【学习目标】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欣赏自然景物可以陶冶高尚的情操,是我们生活的一个有趣的组成部分。譬如我们一提到春,就会令人感到无限的生机,产生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曾经用彩色描绘过春天美丽的景色。如果要我们写“春天”,应该选择哪些景物,应该怎样描述呢?现在让我们读读朱自清先生的《春》,看看他是怎样细致观察的,是如何生动描述的,是怎样抒发感情的。

  关于作者:

  朱自清: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先生一生向往光明,追求进步。他晚年,虽然身体不好,仍然积极从事社会工作,参加政治斗争;签名抗议国民党反动派逮捕革命群众;参与和平签名运动,反对内战;主动参加学生运动。在他去世前两个月,还不顾重病在身,坚决签名拒领救济粮,充分表现了宁死不屈的硬骨头精神。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曾热情地表彰了他,说他有“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课文《春》是一篇写景散文佳作。它是一幅赞美青春的画,也是一曲赞美青春的歌。

  扫清文字障碍,理解文章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意境。

  【深入探究】
  1、本篇是如何开头的?
  课文开头先用叠句表现盼春已久的急切心情。作者模拟孩子的口气,呼唤着春的到来。我们仿佛看到在严冬中关在屋里几个月的小朋友,终于盼到了春天来临时欢欣雀跃的情景。然后,作者从孩子的心灵出发,借用孩子的眼光,对春天的万物作了细致的观察,一下子抓到了“东风”这个给大自然带来生机的富于特征性的事物,宣告春天的到来。

  2、本篇第2段,第一句写什么?第二句写什么?这两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一句总写在孩子眼中春天的轮廓,第二句分别写春山、春水、春晖。写山,抓住春天山色的特征,由冬的冷峻变得“朗润”了。写水,抓住春天水位的变化,春雨淅沥,使“水涨起来了”。写太阳,抓住春光暖人的特征,用“红”这个暖色来表现。这幅“春光图”是一幅春天到来的“全镜头”,由总到分,叙述层次分明。

  3、作者描绘“春草图”共写了几笔?各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作者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描绘春草。首句写春草的生长特征――“钻”,不知不觉中它们从土里钻出来了,所以是“偷偷的”;再写春草的色彩和质地――“嫩嫩的,绿绿的”,“润泽欲滴”。如果说这第一笔是写一株草的可爱形象,那么第二句则是写春草的范围是广阔的,传神地写它旺盛的生命力。第三句写春草对孩子们的吸引,使前面草地静景上有了欢跃的少年,画面一下子活了起来。第四句写此情此景下人的感受。作者没有直写人的心情,而是写肤觉,闭眼一想:春风拂面,卧在软绵绵的草地上,该是多么心满意足,浑身畅快啊!

  4、作者怎样细致观察,为读者描绘出一幅争奇斗艳的“春花图”的?
  文章第4段,这里共写了五句话。首句写花之多,二句写花色之美,三句写花果之甜,四句写花间之闹,最后一句由树上写到遍地的野花,不仅写花的品种之广,而且写出花的神情。这五句由上到下,有静有动,色香声味无不写到,创造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百花迎春风的图画。

  5、作者如何描写触摸不到的春风?
  作者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描写:一写春风拂面,“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触觉的感受;二写风送芳香,土气、草味、花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是嗅觉的感受;三写风传乐声,鸟语、水声、笛音交相应和,这是听觉的感受。大自然的风本是无形、无色、无味的,而作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把它写得形神兼备,摸得着了。作者先引用南宋志南和尚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黎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中的末一句;又在那“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暗写出“好鸟枝头亦朋友”的绝好意境;就连“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也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再现。真是画境诗意啊!

  6、作者对春雨的描写细致复杂,试分析其描写顺序。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所以对“一下就是三两天”的绵绵春雨,作者用“可别恼”来对读者诉说它的可爱之处。先连用三个比喻写春雨的形:‘牛毛’形容雨丝的紧密,“花针”形容雨丝的闪光,“细丝”形容雨丝的细长。三个比喻从不同侧面写出春雨的特征。其次写春雨的“色”:远观像“笼着一层薄烟”,近看“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再写雨夜:点点黄晕的灯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然后写雨耕:人们抓紧大好时光“披蓑戴笠”,使画面静中有动。最后写“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又归于寂静。这幅春雨图,赞美了春雨的可爱:在默默无声中,给大地带来无限的恩泽。

  7、作者是如何描绘春天里人们的精神面貌的?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少少,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到处是一片欢乐繁忙的景象。“‘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这是全文画龙点睛之笔,启迪人们的思想,告诉我们:春天给予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憧憬与辛勤劳作的力量。

  8、文章结尾部分三个排比句的比喻义是什么?
  结尾部分的三个排比句,每句自成一段。把春天比做“娃娃”,因为它是“新生”的;把春天比做“姑娘”,因为它是“美好”的;把春天比做“青年”,因为它是“有力”的。从娃娃到小姑娘,再到青年,点明了春的脚步越来越近的进程。结尾一句“领着我们上前去”,用“去”字作结尾正与开头第一个“东风来了”的“来”字相呼应。开头是春天在盼望中到来,结尾是读者和作者一起进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来一去,一呼一应,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学习本文修辞方法的使用

  1、要把景物写活,往往赋予景物以人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拟人”。找出课文中拟人句,并把它们抄下来。

  2、文章在叙述的关键处恰当地引用诗句和俗语,这样的“引用”有什么好处?
  恰当的引用可使文章语言简洁而含义深远。如“吹面不寒杨柳风”,只用了七个字,就抓住了春风的特征,与下文“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自然衔接,表现了春风的温柔可亲。“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俗语的引用,使人联想起“一日之计在于晨”和“一生之计在于青春”,从而激发读者抓紧生命的春天,为人民做出贡献。两处引用都在陶冶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思想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学习本文语言

  1、“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词语叠用,表达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

  2、一个“来了”,一个“近了”,写出了怎样的心情?
  “来了”,“近了”写出感知春天来临的喜悦心情,又给人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3、“领着我们向前去”这一句赞美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用“去”字结尾,有什么作用?
  赞美春带给人们以活力,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用“去”字结尾,正与开头“东风来了”的“来”字相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体现了作者缜密精巧的构思。

 


  • 上一条新闻: 《济南的冬天》

  • 下一条新闻: 《蔚蓝的王国》学习重点
  • 返回上级新闻
  •  
     
    会员登录
     资 源 搜 索 |  



    在线留言

    请家教   做家教   关于我们   支付通道  常见问题  建议/留言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辅导机构合作


    @2003-2015 版权所有:无锡培优家教网 本站访问量:
    家教热线:400-6869-985 邮箱:service@wxjjw.net 无锡大学生家教群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注册号:32100200162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编号:39826811-0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10744号-11
    举报